输液“GPS”导航 | 广西桂东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B超引导下塞丁格PICC置管
2019-10-29 00:00:00
有过住院经历的患者都知道,每天打针是件非常不开心的事,住院越久,静脉越难打,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让人无法忍受,尤其是那些需要化疗的肿瘤患者,更加苦不堪言。打针的疼痛倒还其次,最麻烦的还是药物刺激导致的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皮肤溃烂。
而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等。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疼痛,并保障各种药物和营养液的及时摄入和化疗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搭建一条安全便捷的治疗“生命线”。
PICC置管方法有三种:一是传统的盲穿法;二是塞丁格穿刺技术;三是超声引导下置管法。传统的盲穿法首要条件是要求病人接受穿刺的静脉血管走形清晰可见,弹性较好,血管内径能够容纳相应型号的套管针才能实现盲穿置管;对于血管较细但弹性尚可或能触摸到血管的患者可以采用塞丁格穿刺置管;但晚期肿瘤患者因恶液质、低蛋白血症以及接受多次化疗和长期静脉输液后,导致外周血管损伤严重、血管条件差而言,常规的置管方法穿刺成功率低,如何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如今,随着新的医疗技术的不断开展,护理品质的不断提升,一台B超机,一付塞丁格,一套导管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难题。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通过超声显影可以明显看到患者的血管解剖结构,还可以找到最佳的血管路径,最终找到一个合适的穿刺点,穿刺时间短。由于超声的容积效应,可以很快的找到患者体内最大直径的血管,当穿刺针尖接近血管时,可以清晰的看到刺入的目标血管,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一些血管比较细的患者。这技术不仅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以往盲穿失败的问题,同时置管者能做到“心中有数”,显著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途径,满足了患者静脉治疗的需求。
2019年10月29日,我院肿瘤科护士长、静脉小组副组长黎彩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专家指导下成功为3名患者实施了在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完成了我院首次在B超引导下PICC置管,赢得了患者的好评。
这时,您可能会问,手臂上植入那么长的导管,会不会很不舒服很不方便呢?
这里也普及一下,PICC导管采用医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硅胶材料制成,柔软无刺激。同时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部位多选择肘窝以上上臂的贵要静脉进行穿刺,因位置容易定位,而且走行较好,避开了中间分支静脉和贵要静脉的连接点,这个区域的血管比肘窝处的血管粗,且血流量大,不容易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同时,这个位置肢体活动对导管的摩擦和牵拉比较少,从而减少了导管在血管内移动对血管壁的刺激,从而降低了静脉炎、血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减轻了过去在肘部弯曲部位置管时患者的不适感,同时对长期的导管固定非常有利。
我院2006年开展PICC置管,目前全院病区都铺开使用这项技术,同时在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院于2019年3月成立了静脉治疗管理小组,不断地提高医院静脉输液护理质量。而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成功开展,标志我院静疗专业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护理技术达到了静疗技术的领先水平,也极大提高了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从南丁格尔创立护理专业之日起,护理工作便和爱、和健康、和神圣始终联系在一起,从此,挽救生命、恢复、消除痛苦便成了广大护理人的不懈追求!
每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
凝聚了医务人员的心血
将换来无数患者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