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发脾气?家长要少念“紧箍咒”,巧借“金箍棒”→

2024-09-11 09:34:00管理员



开学季

孩子们结束暑假
从放飞的状态突然回归集体生活
不少孩子不适应
闹情绪,情绪波动大
如高兴生气,严重的哭闹
摔东西、打人,行为失控


一些幼儿园小朋友

因语言表达不足

无法描述情绪和需求

而闷闷不乐

面对这些情况该如何应对呢?

接下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




孩子闹情绪
家长少念“紧箍咒”



0~6岁是情绪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儿童早期,大脑发育非常迅速,7岁大脑重量基本接近成人水平 ,我们的大脑分为大脑皮层、边缘系统、脑干等部分,当孩子遇到挫折或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会激活,引发情绪反应。


脑科学家发现,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儿童大脑发育不成熟,从而导致情绪调节能力较弱。


遇到孩子发脾气,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学唐僧,上来就念“紧箍咒”。


避免使用超理智语言讲道理:“你怎么能这么做呢,乱发脾气这样很不好,让人讨厌,不可以发脾气”等各种硬控措施。


避免使用指责式语言:“你总是这么粗心”“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样绝对化和责备的词语。


避免使用攻击式语言:“我怎么生了这么坏的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是不是没长耳朵,想挨打吗?”


当然也要避免讨好式语言:“乖宝宝,我帮你们去教训他”,哄着骗着,任由孩子想怎样就怎样。




巧借“金箍棒”法则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没有技巧的碎碎念,会带来超限效应,往往适得其反。教会孩子控制情绪,家长要学孙悟空,巧借“金箍棒”,通过实施有效策略,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收获健康的亲子关系。



01
理解情绪,引导宣泄

家长要认识到孩子闹情绪是正常现象,不要过度焦虑。向孩子表达“我知道你现在很沮丧,因为你的玩具坏了”“我感受到你不开心了,因为你觉得考试成绩不理想”等,然后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发泄情绪,如拍打枕头、画画、投篮等。


给孩子提供一些控制感,让他们在合理的范围内做选择:“你可以选择继续玩这个游戏,或者我们可以一起读一本书。”


02
适当共情,转移情绪

站在孩子的角度,询问他们的感受,用开放式问题询问孩子的感受,比如“你看起来很生气,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和孩子形成情感的共鸣。


引导孩子大方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小朋友们都不和你玩,你感觉到孤单和不开心,是吗?引导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如和孩子玩一下扮演游戏,或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等。


03
引导情绪,管理情绪

教孩子认识情绪,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清晰地说明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不可以:“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是我们不能打人。你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生气。”


教孩子学会深呼吸、放松肌肉、数到10,或画画表达情绪等。


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

给其时间改变行为模式

当孩子能恰当表达和处理情绪时

家长要正面反馈、奖励

帮助孩子不断完善

情绪控制和管理的技能




内容来源 | 广西疾控

声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