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疫苗无特效药,这种病毒近期高发,带娃玩水要警惕!
2025-07-25 11:49:00管理员
夏日炎炎
各大泳池、水上乐园
又热闹了起来
但每年夏日都会冒出的
腺病毒感染相关新闻
让不少人忧心忡忡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腺病毒是什么?
在泳池游泳真的会感染吗?

腺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它最爱攻击5岁以下儿童,6个月至2岁之间的孩子,尤其容易“中招”。
数据显示:在发热儿童中,有5%~10%是因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病毒感染中,腺病毒感染占3.8%~10.3%。
也就是说,孩子的发烧、流鼻涕、咳嗽,都可能是腺病毒“搞的鬼”。


常见症状:突发高热(持续3~7天)、咽痛、结膜充血(红眼)、咳嗽或腹泻。
重症信号:呼吸困难、抽搐、四肢无力或持续高热不退,需立即就医。
如果孩子在游泳后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立刻带孩子就诊。如果确诊感染腺病毒,也不必过于恐慌,腺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
要警惕的是少数重症感染,最典型的表现是腺病毒肺炎。重症腺病毒肺炎的病死率高达10%!而且,即使逃过了“鬼门关”,也很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腺病毒的传播途径
与流感病毒不同,腺病毒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全年都可能发病,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接触感染者的飞沫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手接触过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没洗手就揉眼睛、吮手指、抠鼻孔等。

接触感染者的粪便或被粪便污染的物体,例如更换尿布。

腺病毒可存在于消毒不到位的泳池中。

泳池为什么会成为
腺病毒“重灾区”?
泳池之所以会成为感染腺病毒的“重灾区”,是因为:
1.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泳池的温度、湿度条件很适合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2.尤其是缺乏阳光直射的室内游泳馆。
3.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紫外线或含氯消毒剂消毒,当有腺病毒携带者进入泳池后,池水就有可能传播腺病毒。

如何预防腺病毒?

目前还没有腺病毒相关的疫苗,也没有针对它的特效药。所以,对2岁以下的宝宝要更加注意,尽量避免去“招惹”它。
1.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口鼻;避免和他人共用杯子、餐具。
2.不要带2岁以下的孩子去人多的公共泳池游泳。如果家里有大一些的孩子需要到公共泳池游泳,也要选择有“卫生许可证”的泳池。
3.当孩子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时,禁止游泳。
4.如果身边有人确诊感染腺病毒,一定要做好隔离工作。

腺病毒虽然可怕
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
做好预防措施
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在享受夏日清凉的同时
别忘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远离腺病毒这个“泳池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