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宣教详细

掏耳朵竟能“掏”出病?这些习惯真的很伤耳→

2025-05-04 08:30:00管理员


#健康科普


假期期间
大家是不是都在尽情放松
有人喜欢泡个热水澡
有人喜欢捏脚的惬意
而对于不少人来说
掏耳朵也是一种放松方式

不过,这其中暗藏玄机
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掏”出病来!
↓↓↓



超15亿人听力受损
出现这些情况要注意

图片


图片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影响超过15亿人。在日常生活中,耳朵会由于噪声、疾病、外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

1
哪些原因会造成听力损失?

造成听力损失的原因,既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的。

其中,后天性原因可能导致在任何年龄段发生听力损失。脑膜炎、麻疹和腮腺炎等传染病,慢性耳部感染,耳内积液(中耳炎),以及大量噪声、长时间高音量使用个人音响设备等,都会造成后天听力损失。


2
听力下降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接听电话时,经常觉得听不清楚。
多人同时说话时,经常听不清他们的讲话内容。
有人总抱怨你把收音机或电视的音量开得太大。

觉得别人说话似在嘟囔或含混不清。

常常会答非所问,经常误听、误解别人说的话。
除非距离很近,否则不能听到电话声或门铃声。
感到耳朵有闷塞感,头颅里有声音,如嗡嗡声或铃声(耳鸣)。
出现以上情况,说明听力可能已经受到损伤,应到正规医院进一步检查。
图片



保护听力有方法‍‍
请查收你的专属方案

图片


对儿童而言,听力损失会影响语言发育;对中青年而言,听力损失会影响就业和沟通;对老年人而言,听力损失会导致社会隔离和认知功能下降等。那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1
新生儿如何保护听力?
图片

新生儿出生后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应在3个月内接受相应听力学及其他医学评估,以明确诊断。确诊为永久性听力损失者,应在6个月内接受干预。

2
中青年如何保护听力?
图片

现在很多中青年经常使用耳机听音乐、玩游戏等,应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否则可能会对耳部造成刺激,从而引起听力减退。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在噪声过大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

3
老年人如何保护听力?
图片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听觉器官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很重要,这也是有可能延缓老年痴呆发生的环节之一。因此,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必要时佩戴助听器。

此外,助听器的验配流程也非常重要,它确保了助听器能够有效适应患者的个人听力需求,从而实现最佳的听力辅助效果。

图片



保护听力存在这些误区
你踩坑了吗?

图片


图片

专家介绍,在使用助听器设备和耳机设备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下面这两大误区,请务必绕开:


可以购买不分左右耳的助听器?
医生表示,正常情况下,两个耳朵的听力是不完全一样的,何况是听力损失患者真正专业验配的助听器一定要分左右耳,两个助听器不能对调。
❌骨传导耳机比其他耳机更护耳?
实际上,无论是大耳机、入耳式还是骨传导耳机,使用时都需遵循“三个60”原则。戳视频,详细了解:

温馨提示:

  • 音量应小于最大音量的60%。

  • 连续使用耳机时间不超过60分钟。

  • 本底噪声(周围环境噪声)不超过60分贝。
图片



掏耳朵过度可能掏出病!

清理耳朵的“正确姿势”请查收

图片



1.耳朵并非掏得越勤越好

医生表示,耵聍有保护耳朵和杀菌的作用,清理耳朵要有度。经常掏耳朵会导致皮肤血管增生,使其通透性下降,容易患病。


2.如何正确清理耳朵?
医生表示,如果突然觉得两只耳朵的声音不一样,或者感到耳朵特别堵,耳朵里有硬物自己又取不出来,这时需去医院清理。

如果两边声音没有异常,一般情况下,耵聍无需干预。尤其是年轻人好动,吃东西较用力,咀嚼、下颌关节的运动,都能让耵聍自动排出。

转发给身边亲朋好友

get掏耳朵的“正确姿势”


内容综合 | 央视一套、《朝闻天下》、CCTV生活圈、广州卫健委
声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